“彝”见如故 不负“食”光
2025-02-28 09:15:01 来源: 评论:0 点击:
"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一个地方的美食往往承载着浓厚的地方风情,美食背后的故事和传统文化更是让人对这片土地爱不释手。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劳动课程的实施,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,体验劳动的快乐,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,培养学生感恩父母、珍惜粮食、懂得分享的美好品质,同时为校园生活增添趣味,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别样舞台。雷波县城关小学二年级二班在2月27日以《“彝”见如故 不负“食”光》为主题上了一节关于美食的劳动课:如何做彝族荞耙。
课堂上,张老师首先通过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。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荞麦的生长环境、从幼苗到结荞麦穗的过程,还介绍了荞麦的营养价值、功效与作用。在做荞耙、煮荞耙的过程中,张老师还给学生介绍了彝族的历史文化,讲了诸葛亮与孟获的故事。最后,为孩子们端上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荞耙。孩子们在轻松、愉快的氛围中,体验到了学习和劳动的快乐。
课后,孩子们回到家里,举行亲子做荞粑活动,整个家庭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,共享美味,乐享亲情。通过一起制作、品尝荞耙,增加了家庭成员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互动,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健康饮食意识,创造出一幕幕愉快而难忘的回忆。
这次劳动课,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,使该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、享受生活,感受快乐、提高实践能力。食材如诗,烹饪如歌,同学们用心制作的荞耙,糯糯的口感中蕴含着独特的故事,诉说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优良的劳动传统。(文:张应群 图:龙金凤)
相关热词搜索:
上一篇: 展课堂风采 促新秀成长____雷波县城关小学新进教师汇报课活动
下一篇:最后一页
